Qinghai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Co., Ltd

   
family
青海高原践行党史思想  体质监测播撒科学精神
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心理应激产生哪些影响?如何进行高原应激心理训练?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16-06-16 | 2048 次浏览 | 分享到:

运动员在高原训练过程中会遇到全方位的应激,尤其在高原缺氧状态下,应激表现会更明显。它要求运动员以最大意志力来对抗高原缺氧带来的烦闷、厌恶、头昏、恶心、气力不足、不愿运动等一系列应激反应。消极的应激常会对运动员的训练产生很大影响,而积极的应激则有助于运动员安全度过高原训练的生理和心理应激期。高原训练的急性应激会对运动员的情绪、训练的注意力、所处状态的满意度、与教练员的配合度等认识、认知、生理、心理过程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也会影响到预期效果和训练状态。实践表明,应激的应对往往需要综合的、全方位的心理适应。有研究认为,在以往的高原训练表现为身体不适应的运动员,比适应的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更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应,尤其是所承受的比赛与训练任务更重的运动员,更容易出现心理失调。因此,在高原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对新环境和工作的适应能力,使其有良好的精神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顺应新环境的行为能力和完整的人格,这对提高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大有裨益。  

    澳大利亚运动心理学家安歇尔(Allshel,1990)提出了一种急性应激的应对模式,此模式具有独到之处和实用性,完全可以应用于高原训练的急性心理应激的训练过程。

    (1)情绪控制阶段:要求运动员避免情绪波动,处于放松状态,保持较强的自信心,同所处的环境进行合理而有效的互动。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环境的刺激带来的应激,让运动员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能准确地感知自己的表现,而运动员一旦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准确的归因,就能主动、有意识地采取正确的行为模式。

    (2)信息分类阶段:要求运动员将收到的信息滤掉其中无意义的成分,保留可利用而有意义的成分。 即要求运动员甩掉高原应激带来的心理压力,如高原视力下降,对咸、酸、苦的味觉降低,头痛、失眠、情绪激动、无力、呕吐等。让运动员接受这些信息,并以平静的心态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排除怀疑自己机能能力的有害信息。

    (3)认知反应阶段:采用一定的认知策略作为应激的反应。不应在头脑中唤起那些不愉快的感觉和影响,将注意力停留在已发生的不良事件上,而是将注意力尽快转移到下一个动作和事件上。这样可以使运动员把高原应激反应当成一种挑战来理解,从而产生积极的认识,对以后的训练充满信心,能与教练积极配合,克服“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

    (4)行为反映阶段:高级的运动技能都是自动进行的,在完成过程中任何思维过程都可能影响到动作的效率。所以在这一阶段对运动员的要求就是在认识反应阶段完成后,尽可能不再进行任何复杂的认识活动,尽快在最佳状态中完成所需的技能。(马福海)

高原训练